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 >

一家人高速行车遭雷击 发动机瘫痪后挡风玻璃全碎

时间:2016-05-04 17:42:57 来源:钱江晚报
一家人高速行车遭雷击发动机瘫痪后挡风玻璃全碎

  5月2日,宁波雷电大作,大雨倾盆,宁波市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

  正值春夏之交,打雷闪电原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可王先生一家却因此中了“头彩”!

  当晚,他与家人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被一个“落地雷”击中。一瞬间,车辆发动机瘫痪,动力全无,后挡风玻璃被震碎,上演了惊恐万分的一幕。

  恐怖

  一家五口驾车经过慈溪

  被一个响雷击中

  “被雷劈中,这种在电视剧中才出现的桥段,怎么就发生在我和家人的身上?”事发后,王先生与家人满脸惊恐,他们断断续续地向前来救援的交警讲述了事发经过。

  5月2日晚上19时许,王先生驾驶一辆沪A牌照的大众汽车,正行驶在G15沈海高速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往上海方向1440K处,也就是慈溪市观海卫镇附近路段。车上一共坐了五个人,四个大人一个小孩。一家人五一劳动节回了趟老家舟山,正在返回上海的路上。

  以下是王先生口述的当时的恐怖经历:

  当时,风大雨大,因为是返程高峰,高速路上的车子也很多。我专心开着车,不敢有丝毫大意。

  忽然之间,一道闪电打在我的车前,亮晃晃地闪得人睁不开眼,紧接着,就是一声巨响。当时,车子被闪电击中的瞬间,就熄火了,怎么踩油门都没用。后来才发现,后挡风玻璃也被全震碎了。

  我和家人都吓坏了,耳朵嗡嗡地响。我当时心里很害怕,一家五口都在车上,车子突然没了动力,后面有那么多车,万一被其他的车尤其是大货车撞上,后果不敢想象。

  镇定

  他慌乱之中做了一件事

  力保一家五口平安

  王先生是个老司机,出事后,他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这时候一定不能乱了方寸,在高速上万一有个闪失,就将是更大的事故。

  他凭借多年的驾驶技术与经验,利用车辆行驶的惯性,及时将车辆慢慢向右变道,停靠到了应急车道上。宁波高速交警的警车也正好巡逻经过此地,交警立即联系拖车,并在后方示警。二十分钟后,王先生的车子被拖到了新浦收费站口,王先生一家惊魂未定的心才放了下来。

  交警在查勘了车辆之后发现,该车的车顶、后挡风玻璃、车辆内饰在遭遇雷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车内灯光仍能正常开启,但已无法正常点火启动了。

  科普

  高速行驶车辆更易被雷电击中

  待在车上最安全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遭遇雷电击中实属罕见,所幸这起意外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车子好好地在行驶,怎么就被雷电击中呢?昨日,钱江晚报记者咨询了宁波市防雷中心的相关专家石湘波。

  ●高速行驶的车辆更易被雷电击中

  石湘波告诉记者,击中王先生一家的,是一个“落地雷”。

  他说,相比静止的车辆,行驶中的车辆更容易被雷电击中,虽然这二者的概率都相当小,跟买彩票中大奖的机率差不多。因为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空气流动会造成局部电场变化,也就是说,车速越快,变化越大。不过,这也是概率问题,毕竟被雷电击中是个极小概率事件。若真的遇到了雷电天气,也没有必要靠边停车,只需要提高注意力,以防发生突发性情况。

  ●若“不幸中奖”,待在车内最安全

  那么,若真的“不巧”被雷电击中,应该怎么做?“这时候,最好待在车内,不要下车。”石湘波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被雷击后,待在车内是最安全的做法。在这起意外中,王先生一家人都相安无事,也正是因为受到了车子的保护。这是为什么?

  “电流具有趋肤效应。车子是一个由金属形成的封闭体。”石湘波表示,“雷电的泄流会通过车子的外部移动,这期间,车子会将雷电部分消除掉,剩下的则会通过轮胎排入大地。”

  这时候,车子内部就比较安全了,只要车内的人不要触碰车辆的金属外壳,就不会发生大事。而车轮则比较危险,外部的电流要流入大地,就会经过车轮,使轮胎气体膨胀,从而导致爆炸。

  ●雷电天气,在车内听录音,或者用手机打电话,几乎不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概率

  这起意外的事发地附近是一片很大的农田,环境较为空旷。

  对于环境是否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石湘波明确表示,“不一定。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市中心,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都存在。不过,雷电本身也会选择尖端放电,所以,路面上的路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

  此外,石湘波说,在雷电天气,在车内听录音,或者用手机打电话,几乎不会增加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那么,汽车天线对于雷击有影响吗?

  石湘波认为,在微观层面会有影响,但宏观层面来说没什么影响。雷电距离你几千米,二三十厘米的天线就可以忽略不记了。

  在专家看来,在雷雨天行车,市民不必太过紧张。

  另外,一天当中,12时至19时雷电活动最为活跃,市民也可多加留意。当然,当雷电发生时,要避免待在树下,这时候,躲进室内是最安全的。

  本报记者 朱依琼 本报通讯员 郑超雷 叶涛 杜坤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