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中华孝道园”扮靓太湖湾

时间:2023-08-21 09:50:06 来源:今日热点网

——江苏常州武进区太湖蓼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纪事

中华孝道园鸟瞰图

环境优美、内涵深远的“孝”文化主题景区一角

净心池

编者按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占有重要一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太湖蓼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地域资源优势,将孝道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孝道园”,为业界树立标杆。20多年来,中华孝道园承载着当地政府的期盼,也面临着建设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公司一路负轭前行,既造就了太湖湾一方胜景,又将它打造成为一个全国独有的孝文化主题网红“打卡地”,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站在太湖之滨,笔者细细品味园区建设者的匠心,思考政府部门扶持公益文化项目的初心,探索如何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收获颇多感悟与启示。

□ 王林强

“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旷远。”闻名遐迩的江苏常州武进环太湖地区,山水相依,风景秀美。临湖有7个山湾,其中景致尤为美丽的一湾,就是中华孝道园的坐落地。中华孝道园也是常州武进沿太湖7.8公里岸线兼具旅游与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文化景点,其与另一个景区,共同构成了国家级度假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华孝道园这样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者及运营主体是一家民营企业——常州市武进太湖蓼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蓼莪山旅游公司”)。据了解,蓼莪山旅游公司于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而成立。多年来,该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竭力挖掘弘扬“孝”主题历史文化,为园区建设发展赋予历史内涵,使中华孝道园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盘活资源匠心独运打造园林胜景

中华孝道园园区内,有一处始建于东晋时期的孝文化历史遗迹,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的王裒所建。千百年来,该地因天灾人祸屡有兴废。

着眼于对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将中华传统“孝”文化发扬光大,该公司结合园区自然山水,融合运用语言、文字、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法,打造出中华孝道园,表达21世纪的人们对孝道的理解。通过将孝道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公司将弘扬传统文化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赋予了这一片土地全新的生命与价值。

据了解,从2002年至2012年,中华孝道园历时8年规划、4年建设,景区占地面积860亩,背倚蓼莪山脉,面朝太湖。

畅游湖中,一曲《太湖美》的江南小调,悠然飘荡在耳畔。“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山水筑景,草木含情,让人流连忘返。

蓼莪山自古以来以山明水秀著称,其山幽奇旷远,三面环山,南临太湖,山林叠翠,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山两侧各有一座山峰绵延至太湖岸边,宛如伸出的双臂拥抱中华孝道园。

如今,中华孝道园已成为集寻根祭祖、文史研究、文化交流、会议举办、教育实践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走进中华孝道园,可以看到百家姓祠堂、江南石窟等特色鲜明的景点。品读姓氏文化与家谱文化,可以了解文化传承,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作为常州市重点道德讲堂之一,中华孝道园已面向旅行团以及学校、社区等举办孝道文化讲座200余场。近年来,园区还推出了以“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为教育方向的研学项目,将课程体系化,目前已开设传统国学、汉代礼仪、汉服文化等基础国学课程,汉餐体验、茶道体验、书法体验等特色仪式课程,以及访古寻宝、开笔启智等实景体验课程,通过多种课程传播,使传统文化展现得更立体。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经国台办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发函,同意在常州市中华孝道园试点建设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基地。“中华亲情林”由成片“中华亲情树”组成,种植每一棵树时,要附上海内外华人种植者的家族史,或尊崇和纪念的人士、机构的事迹和史迹。“中华亲情林”是一个由台湾同胞创意、两岸有关团体共同发起、全球华人广泛参与的重大文化项目,旨在加强海内外华人之间的骨肉联系。

因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较大,中华孝道园被列为常州市十佳景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并成为多所大学德育体验基地。

负轭前行民营景区勇担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孝道文化产业是“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同时也是“长线工程”,没有情怀与格局,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付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纵观蓼莪山旅游公司的“前世今生”不难发现,他们负责任、顾大局,展现出高度社会责任感。

据相关资料显示,蓼莪山旅游公司的成立及运营中华孝道园项目,是武进区委、区政府基于挖掘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妥善解决历史问题而促成的。彼时,担任太湖湾开发办公室(后改名为度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的蒋建名,因熟悉情况、经营经验丰富,被武进区委、区政府和投资者们选定为孝道园项目的经营者。蒋建名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鼓励下,辞去公职,领办蓼莪山旅游公园,建设中华孝道园旅游项目。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12年9月,中华孝道园开园后,由于公益性强、景区属旅游业回收周期长的特性,一直处于亏损运行状态。为维护股东权益、解决资金不足困难,2013年至2022年4月,蒋建名等人出资设立其经营性主体10余个,经营范围包括孝道服务、旅游服务、中医服务、文化传播等,相关股本及其经营所得均借给蓼莪山旅游公司使用,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行。2013年4月,蓼莪山旅游公司在上海设立投资管理公司,介绍孝道园的相关服务。

运营者的苦心打理,使这个承载独具特色地域文化、极具公益内核的中华孝道园屹立不倒,让自然美景和孝道文化留驻在广大海内外宾客心目中。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间,中华孝道园成为当地疫情防控隔离点之一,并响应政府号召,推出向全国医护工作者免门票活动。中华孝道园还为常州市退役军人提供购票折扣优惠,彰显出大局意识与责任担当。

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中华孝道园相信会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资源平衡、科学规划、精心经营,一路健康发展、行稳致远,弘扬传承好孝道文化。

乘势而为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机遇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标志着文旅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近年来,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强省,立足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旅、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创新思路举措,大胆先行先试,以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的常州市,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持续深化“资源创造型”发展之路,加快旅游业态迭代升级步伐,打造长三角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核心文旅产品。

百善孝为先。弘扬“孝”文化,就是要激励人们孝老敬老、明礼重德。中华孝道园深入挖掘和弘扬孝文化,开辟出别具特色的孝道文化新路径,用积极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孝道园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之路。守正,就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继承优秀文明成果;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辟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据了解,基于中华孝道园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延伸,常州孝道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孝股份”)2015年应运而生,公司实施“三化四经济”战略,即资本证券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平台经济、生态经济、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常孝股份拥有中华孝道园孝亲产品的经销权,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设有十个分公司和六个全资子公司。

在常孝股份的生态体系中,常孝康养回应了许多民众的关切。他们成立了专业化的常孝俱乐部,以文化养老、智慧养老、生态养老和平台养老为发展理念,打造全产业链的康养、全年龄段覆盖养老、精准服务应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并注重开展旅居养生新享受、居家养老新服务、医养结合新品质、终极关怀新体验。

俱乐部基地具有统一的“六好六养”标准:水资源好——以水养生;空气资源好——以气养生;景观资源好——以运动养生;饮食资源好——以食养生;人文资源好——以慧养生;环境资源好——以静养生。俱乐部的近期目标是未来几年在全国合作发展集研、学、旅、康养于一体的体验基地,并且布局长三角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大健康规划医养结合的康养中心,使广大百姓依托这个平台真正享受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存、老有所享、老有所学、老有所养。

为拓展产业布局,常孝股份还牢牢把握元宇宙发展趋势,着手布局研发“链上人生”空间场景,通过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一个具有超强沉浸感的“元宇宙·生成式AI数字人·社交融合式链上人生”场景。

在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孝道园将会与时俱进,融入更多科技元素,为中华文化传播传承、为文旅产业发展壮大作出更多贡献。

评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前行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力量。然而现实中,许多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创新发展的步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28项举措,有力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特别是,提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让民营企业明白遇到问题时“该找谁”;进一步落实激励约束,对发现的问题予以督促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推广。这些举措,在广大企业家中引起热烈反响。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土壤,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缺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各地政府也纷纷“敲黑板、划重点”,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但营商环境建设不仅要喊出嗓子,更要做出样子,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民营企业的信任和依赖。

202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长三角营商环境建设的宗旨、路径和目标。其中提到,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这为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如何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培植发展沃土提供了行动指南。

政务诚信,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保障。政务诚信直接映照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权威的基础,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表现。强化政务诚信,需要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高政府诚信力,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移花接木、承诺不兑现、合同不守约、政策不落实等行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让民营企业家获得投资安全感,是政务环境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当民营企业家不再为“新官”“旧账”的问题困扰的时候,自然就会安下心来,以恒心办恒业,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税收和品牌自然会上去。

好政策孕育好企业。中华孝道园发展历程中,有几点其颇有典型研究价值:一是成立在特殊历史时期,以民企身份承担起政府的一份责任,体现出大局意识;二是不负政府重托和社会期望,艰苦求索,构建出在当地乃至全国独具魅力的一处名胜景区;三是与政府层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遵守契约精神,合力解决难题。

事实上,随着20多年的岁月变迁,中华孝道园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政府和企业在合作发展中,应延续双方的约定,互补互促、互动互进,一茬接过一茬的“接力棒”,共同把项目维护好、把问题解决好。特别是对政府层面来说,应当从历史观、未来观和社会价值观出发,以更高的维度公正、合理、合规地为企业解难题、减负担,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同时,借此鼓舞和激励更多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发展,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这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后盾和支撑。

乘着政策东风,中华孝道园将以当地政府和民营企业家的共同担当作为,积极履行好应有的社会责任,合力把园区环境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常州实践、武进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旅生活、健康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