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中国结”映照“中国心”! 科学家全睿娴登上珍藏版国家纪念邮票!

时间:2022-12-26 12:20:11 来源:财讯网

近期,随着一套“中国结”搭配人物肖像的国家纪念邮票的问世,吸引了很多人炙热仰慕的目光。这个人物肖像的不凡之处,皆因为她是中国新地震学说的研究者与建立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全睿娴。

红彤彤的“中国结”个性化专用邮票,承载着深远的民族文化、中华儿女的团结凝聚力以及无数美好的祝愿。与之一同亮相的全睿娴院士,气质优雅,目光深邃睿智,神情从容坚定,眉宇间展露星辰大海般的辽阔,无形中讲述着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梦之旅。“中国结”映照“中国心”,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旋律仿佛就在耳边响彻。

在这套限量珍藏版国家邮票的包装封面上,写着醒目的《楷模的力量——新时代杰出华人全睿娴》标题。打开内页,可以看到全睿娴的相关人物介绍。其中写道:“她不仅以自己的勤奋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防灾减灾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人格本质。”“她是知识的宝库,是科学的路标,是中华民族科研工作者的典范……”

文中配发的的几张图片,反映了全睿娴出席世界领袖访华代表团欢迎晚宴,与部分国内外首脑亲切会晤等活动。在这些高端交流场合,全睿娴不论从着装还是礼仪来看,既显示出气场上的干练睿智,又显示出东方女性特有的柔美亲和,画面和谐犹如春风扑面。

据了解,全睿娴从事地震预测研究二十多年。面对地震预测这个世界性难题,她没有像其他研究者那样“按部就班”“人云亦云”,而是勇于打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角度去研究课题、破译未知。

许多年来,关于地震成因,近半个世纪以来,业界存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比较流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而全睿娴研究发现,这只是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地震归纳总结有两大因素:一是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天体引力,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二是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地心吸引力。

早在2015年10月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全睿娴发表《创新地震预测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理论的陷阱,惊醒地震不可预测的梦话》的文章,被中外学者深感震惊。该文还被组委会评为“中国地震预测新理论优秀学术成果”,被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转载或援引。

在全睿娴的地震预测成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观云测震”研究方法。这是一种建立在气象、天文、地理、卫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基础上,通过对云的研判而预测地震的全新探索与创新。通过“观云测震”,全睿娴创造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并为相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部门及科研机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考依据。

全睿娴对地震的研究和贡献,有许多“里程碑式”事件。比如,她对日本九级地震的预测。当时,美国著名地震研究学者推测2017年上半年日本有可能发生9级以上的强震,并将相关数据提交日本相关部门。对此,全睿娴根据自己的研究分析和预测认为,在2017年6月30日以前,日本可能不会发生7.6级以上地震。事实证明,日本在2017年上半年并没有发生超过7.6级以上的地震,更不用说9级以上了。这场中美地震研究学者的“隔空比拼”,见证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实力。

再比如,2022年9月5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泸定县的6.8级地震灾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睿娴凭借专业知识和掌握的经验,从不同层面对地震成因、未来走向等进行了解读,解开了民众心中的一系列“悬念”。 就有的专家认为“鲜水河地震区没有发生主震,所以未来仍有可能发生系列强震的和大震,但该区域下次发生8级以上地震起码要在50年以后”,全睿娴表示,地震的孕育及发生过程极其复杂,具有动态、运动、变化和发展等规律,要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因此说,沪定下次发生8级以上地震起码要在50年以后,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全睿娴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她的研究成果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原因分析及治理的措施和意义、浅析我国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浅谈雾霾成因及应对治理的措施和建议等,皆是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得来的,其中指出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可以说“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闪现出真知灼见和思想智慧。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家治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宝贵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难看到,全睿娴能够登上国家纪念邮票,见证着她艰苦卓绝的付出,铭记着她对国家和时代的特殊贡献。全社会应当更好地营造尊重楷模、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倡自主创新精神,共同画出又美又好、寓意长远的“中国结”“同心圆”,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