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早市发药品小广告 你瞅瞅,这小广告上都写了些啥!这哪里还是广告,简直比黄色小说还黄!近日,市民张先生向沈阳晚报、...
在安徽省肥西县,有一个人人称道的致富能手,他勤劳好学、能吃苦、有毅力,从外出打工到成立肥西县黄店老雁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养殖的白鹅不仅在安徽省远近闻名,更是远销全国各地。通过白鹅养殖项目的推广,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解决了周边20多名残疾人就业、帮助村里35户贫困家庭共同步入了小康生活搭上致富快车,他就是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黄店村李勇。
从打工仔到创业者
李勇1982出生于肥西县官亭镇黄店村。他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是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兄妹3人的读书开销和一家人的生活费全靠父母种田维持,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为家中的长子,李勇自小就很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初中毕业后就毅然放弃了学业,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漫长生涯。1999年10月,在亲戚的引荐下,李勇前往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家皮鞋厂当学徒。由于肯钻爱学、不怕吃苦,20岁就被公司提拔为车间主管,21岁担任部门经理。2007年,李勇和本村青年郝明琴喜结连理,组成了温馨的小家庭。加上父母年事已高,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勇和妻子决定放弃温州的工作,留在家乡开始创业。
夫妇俩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合肥、六安等周边的市县市场,寻找创业门路。肥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丘陵地貌,气候优越,水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适合鹅群生长,因此安徽肥西县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有养鹅吃鹅的习俗,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肥西县吃饭摆酒席,有“无鹅不成席”一说,人们逢年过节馈赠礼品也有送鹅的传统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李勇夫妇最终决定从养鹅开始做起,小规模发展白鹅养殖,摸索着向前发展。
吃苦好学 乐观坚毅
如今的李勇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名人,他为人乐观,豁达、坚强,平常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然而他一路走来的心酸和困难却鲜为人知。
资金问题是李勇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开始养殖的第一年,李勇把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来二十余万元全部投入用来购买、养殖鹅苗以及鹅舍建设上。据李勇介绍,开始搞养殖的前几年他几乎每年都是年初向亲朋好友借钱购买鹅苗,到年底有了收益再还钱给亲朋好有。过了年。需要购买鹅苗时再次四处借钱,基本上创业的前三年都是在这种借钱、还钱的循环中度过。李勇说:“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了亲朋好友的帮助、信任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养殖技术的缺乏,让李勇在创业之初就遇到了当头一棒。当时的肥西县没有大规模养鹅的经验可学,李勇一切都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2007年,李勇投资8万元买来了200只种鹅和相关工具,第一年销量不错,基本收回了成本。尝到了养鹅的甜头,他在第2008年又追加投资,将养鹅数量增加到2000余只。然而这2000只种鹅不到几个月就病死了1600多只,李勇损失惨重。事后李勇才知道,鹅苗大规模死亡是由于自己没有控制好鹅舍的温度导致的。李勇并没有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气馁,他下定决心,潜心研究,四处寻求养鹅的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的养殖技术。
经过多方打听,李勇得知附近的六安县有规模较大的养鹅厂,于是李勇便来到六安的一家种鹅厂考察学习,接受养殖的专业培训,学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他还先后多次参加了县农广校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电商培训,互联网应用等技术。他白天黑夜与白鹅为伴,细心观察和摸索小鹅苗在各个生长期的特点,科学调配饲料、控制好鹅棚温度和湿度,适时增减喂养密度、在最佳时段进行疫苗注射。通过专业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大部分饲养技术他已逐渐烂熟在心、铭记于脑。现在的肥西县黄店老雁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李勇的带领下已经有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种鹅存活率保持在90%左以上。
李勇为鹅准备饲料
成立合作社 开始规模化养殖
销路困难是李勇创业初期遇到的另一个难题。由于一开始李勇只是自己单打独斗,养殖规模小,产品只能销售给小商小贩,而且价格很低。为了更好地发展白鹅养殖,经过充分考察,再三考虑,李勇决定成立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于是他在2010年5月成立了肥西县黄店老雁鹅养殖农民专业合作。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李勇采用领养或代养模式,将鹅苗发放给养殖户,并给予农户种蛋提供、技术指导。在饲养过程中鹅的疫情防治也由合作社全程负责,养成后的鹅合作社按不低于市场价回收,农户只需放心饲养,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这样的模式不但让老百姓没了先期投资压力,还能轻轻松松赚到钱。现已有148户领养、239户代养,由产业园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统一技术指导及管理,并发给贫困户领养饲料补助款,户均年增收1500-4000元。成立了合作社后,由于养殖数量增多,养殖规模增大,很多南方的大收购商前来和李勇对接,而且产品的价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共赢,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
坚持集中和散养相结合 走品质化养殖道路
李勇本着让老百姓吃的放心、吃起来美味的原则,在鹅苗的选种育种、养殖白鹅的方式和饲料上始终坚持选优做强,并成功打造皖浦鹅农产品品牌。
据李勇介绍,他最早选取的是当地的雁鹅作为养殖品种,雁鹅是安徽当地土生土长的品种,具有好养殖,存活率高,比其它禽类生病几率少的优点,但是雁鹅个头偏小,肉质少,广东等大市场对这种品种的鹅青睐度不高,而且因为自己养殖数量少发往外地成本高,于是李勇便尝试选择当地的另一品种皖西白鹅进行养殖。皖西白鹅肉质细嫩鲜美,羽绒产量高。经过学习考察,李勇了解到广东的狮头鹅个头更大,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成年公鹅体重可达10到12公斤。且成熟早,肌肉丰厚,肉质优良。但狮头鹅的羽毛多是灰褐色不适合羽绒加工。于是李勇便选取广州狮头鹅和本地的皖西白鹅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新的鹅类品种,李勇给这种鹅起名为“皖浦鹅”,并于2018年申请注册了“皖浦鹅”商标。这种新培育出来的皖浦鹅集齐了狮头鹅和皖西白鹅的优点,个头大,肉质肥厚,口感劲道,而且羽毛多成白色,产绒量高,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深受客户门的喜爱。
李勇养殖的皖浦鹅卖得好,深受客户的欢迎,除了皖浦鹅本身的优点外,还因为李勇坚持防野生放养的方式进行养殖。当地有的养鹅厂仅仅养殖70天就出栏,但是李勇养的鹅从养殖到出栏要经过将近10个月的养殖。他一般年初开始培育鹅苗,到10月中下旬才将养成的鹅进行销售,生长周期将近300天。
李勇的基地养殖区地处肥西丘陵池塘,建成了商品鹅仿野生生态放养区20000多平方,并划分成几块轮放区。远离城市污染和其他养殖区,空气新鲜,为公司创造了天然而独特的防疫屏障,雁鹅喝的都是天然矿物质水,水质一流,从环境上保证了养殖雁鹅的产品质量。吃的是通过珍禽粪便发酵后形成的有机肥而种植的蔬菜,地瓜,牧草等绿色食物,在源头上控制了农药残留的问题,生产的是真正的放心肉,绿色食品。而且鹅粪便直接可作为有机肥返还农田、林地,也可用于淡水鱼养殖,使得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目前李勇还在在淘宝上开设了店铺。他想借着扶贫的“东风”,把白鹅产业扩大规模,让更多人吃上美味的“皖浦”白鹅。
乐于助人,热心助农
李勇在乡亲们口中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和老好人。
2012年,李勇扶持并带动了本村的陈家为、王天娇夫妇等6户开始养殖白鹅,大家购买鹅苗资金不足他就主动垫付,还起早贪黑上门打防疫、做指导,6户群众当年投资当年收益。目前他们在李勇带带领下,早已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
看到李勇养鹅越来越成功,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向他取经,学习养鹅经验,他都也毫无保留地为乡亲们提供养殖技术指导,积极为广大养殖户解难题、办实事,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养殖致富的道路。
2018年,随着白鹅养殖户的逐渐增多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发现当地的鹅苗需求量很大,很多养殖户需要到外地购买鹅苗,于是他开始成批喂养种鹅。他先后投资90多万元建起了鹅苗孵化大棚、购置了孵化设备,2019年出售鹅苗11万只,获纯利润12万元,2020年出售鹅苗35万只,获纯利润40多万元。他的白鹅规模化养殖为黄店村的脱贫攻坚解决了难题,2018年,在村两委的协调下,由李勇和妻子郝明琴牵头,建起了占地600多亩的黄店村扶贫产业园,兴建了20多个养殖大棚,打造了新品种“皖浦白鹅”养殖基地。黄店扶贫产业园每年饲养白鹅1万多只,解决了黄店、王集、芦塘3个村的江永双、窦梅等20多名残疾人就业致富;产业园属于村里贫困户的入股企业,村里的魏德元、杨国祥等35户贫困户入股两年后就全部脱贫,而且每年还能拿到红利分配。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建新房、添家具、买轿车,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在李勇的带领下,家乡很多人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养殖创业的康庄大道。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李勇说他计划在未来3年内发展对鹅的屠宰加工产业,实现自产自销;充分利用自身养鹅的资源优势,发展鹅毛鹅绒的加工产业,向羽绒被等行业进军,更多地为广大群众探索发家致富的门路,与乡亲们携手并肩,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文/启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女子在早市发药品小广告 你瞅瞅,这小广告上都写了些啥!这哪里还是广告,简直比黄色小说还黄!近日,市民张先生向沈阳晚报、...
近日,笔者在江苏省常州市街头,看到在路上行驶的一辆面包车,该车的车后窗玻璃破了,整个车后窗玻璃是用硬...
魏则西在武警北京二院使用的是DC免疫治疗技术属于细胞免疫疗法的一种。业内人士坦言,虽然DC-CIK疗法在国内...
□通讯员 鼓公宣 赵柏恋茹 党晨 金陵晚报记者 徐宁 《加菲猫》 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动画片,现...
昨日,朝阳高碑店一饭店煤气罐爆燃。饭店玻璃大门被炸毁,门口一辆黑色轿车后窗玻璃被砸坏。新京报记者 尹...